第176章 圣人冢(二)-《太岁》


    第(2/3)页

    头一个就是银月轮现身金平。

    没有拿到清净道心和魔瞳之前,周楹虽然隐约有猜测,并不明白灵山的本质是什么。好在这失误没影响什么,银月轮入侵,大长老马上动了,奚平被迫身入舆图,濯明落网。银月轮牵制住了林宗仪和章珏,反而成了助力。

    第二个没算准的是支修,毕竟,要不是有魔瞳,顶级灵感也看不穿飞琼峰主的封山印,谁能想到有人在玄隐山上栽伴生木?

    不过这两处其实不算疏漏,是周楹入道前眼界所限,因此他发现之后并不惊诧,然而最后一个“不准”,就完全是出乎他意料了——林宗仪。

    林宗仪在生死关头背叛灵山,自己身死道消,还险些酿成大祸。幸而他到底守住了,及时脱身,总算没把大半个南宛九州夷为平地。

    然而尽管这样,他神识下舆图造成的两个后果是周楹始料未及的:一是端睿殿下为了护住金平,承受了司刑破碎道心侵染,殉国;二是那位新蝉蜕从中隐约明白了什么,通过自己和舆图的特殊渊源,他一手将玄隐山的命运推到了谁也没想到的地方。

    入清净道前,周楹只想借此让奚平不受制于玄隐,最好能光明正大地和玄隐山分庭抗礼,最差则彻底打碎他“天下太平”的妄想,推他去走腥风血雨的“邪路”——无论哪个方向,都会是漫长的争斗。

    谁知蝉蜕大能们一个接一个地从棋盘上滑开,阴差阳错,他们将光阴捏成一团,要了玄隐山的“命”。

    魔瞳能清楚地看见舆图正在和地脉交融,当年月满真神留下的“道”与“影”再难分彼此。百年之内,玄隐三十六峰,必会散在地脉之中,到时候升灵也好,蝉蜕也好,就都成了无根之木。灵山寿终正寝,修士岂能长久?

    百姓眼下倒是能平稳了,可是百年后失去仙门庇护,又生在风水宝地上,必成砧上鱼肉。支将军不会让这种事发生,他选择了玄隐的去处,也就昭示了几十年内,他会剑指整个玄门。

    无论是时间还是格局,都彻底推翻了以前的周楹留下的计划。

    幸亏他也不会再觉得挫败。

    周楹将已经用不着的字条销毁,盒子一下空了许多。他不理解过去的自己为何多此一举,“蒙着眼”写下这许多无谓的琐事——明明将目标列清楚就好,他自然会逐条看着办,清净道又不是痴呆道。

    然后他拿到了下一张,见上面写道:士庸拿到舆图拓本,见了他,对他笑一笑,不用再为他操心,该去给大道收尸了。

    前半句已经可以归入作废的那堆,周楹冷眼旁观,忽然明悟,那些事无巨细的啰嗦叮嘱是乱麻一样的牵肠挂肚。原来这样看似步步为营的设计背后,底下也都埋着杂乱无序的七情。

    端睿殿下留给他的道心在他没有刻意研究的情况下,无声无息地消化了一点。

    周楹将看完的字条毁去,起身的同时,他让自己身上的长袍褪色成了白衣——他承了端睿殿下的道,虽只是外门挂名,也当持弟子礼。

    给大道收尸之前,按规矩,他应该先给端睿殿下送终。

    主峰上值守的弟子正忐忑不安地等消息,忽听一声门响,回头便见那位“闭关修行”的开明司主人出来了,忙上前打招呼道:“周师兄……你这是?”

    周楹一抬头,目光扫过之处,主峰大殿屋檐上便垂下了条条白幡。

    然后他对那面露惊骇的值守弟子说道:“这位师兄,烦请找人通报几位周峰主和林峰主,端睿殿下和林长老殒落了。”

    仿佛是被他这轻飘飘的一句话惊动,主峰上的仙鹤长唳一声,穿过白幡飞到半空。哀哀数声,徘徊不去。

    周雪如,碧潭峰主,赵隐死后,代玄隐山司礼一职。

    她是世祖皇帝第八女,是周氏自先祖殒落、沉寂多年后,第一个出生的先天灵骨。幼时受尽宠爱,十八岁入潜修寺,封  “端睿公主”,同年入内门。

    到了侄儿高宗继位时,她已入碧潭峰清净道,高宗将姑母追封为“端睿大长公主”,自此,带着全族走上了岔路。

    广韵宫和潜修寺都有关于端睿大长公主的记载,周楹闲来无事时翻阅过。

    据说她少时对色彩很敏感,尤其喜欢书画之类,擅工笔,曾经幻想以此入道——赵家就有专门书画入道的一支。不过后来大家都觉得她虽然手还算巧,但审美情趣不高,不是那块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