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新店铺直到活动结束,人流才略微少了一点点,前来抢购的顾客们也终于注意到柜台上摆放了新年礼盒。 基于对于宋氏点心铺的信任,大多数过年要走亲访友的顾客都纷纷选择订购最适合自己的礼盒类别。 又是在预料之中的爆单,接下来的几天,宋沛年关店之后,就带着临时的帮工和店里的全职帮工们加班加点开始完成礼盒所需要的糕点。 因为做礼盒太累了,宋沛年觉得过年给自己放个假,休业七天。 此举又惹得新老顾客们唉声叹气。 宋沛年不得不出门‘卖惨’,表示自己真的无能为力,他的手都抬不起来了,实在没法继续做糕点了。 最后,宋沛年开开心心过了一个新年。 新年后,宋正功的胳膊和腿也差不多休养好,可以回去上班了。 他回去上班的那天,再往前倒三天,他脸上都没有一个笑脸。 就连宋沛年特意给他做的他最爱的卤牛肉,他都有些食之无味。 也是那一刻,他才终于理解那些在大街上晃荡不上班的无业游民。 因为不上班的滋味,真的太爽了! 宋正功搬出小院,铁蛋死活赖在这儿不走,对着宋沛年使出他的撒娇大法,抱着他的大腿不撒手。 最后念出他不知道从哪里学的一句台词—— 我生是哥哥的人,死是哥哥的鬼。 宋沛年:...... 真的很想立刻将他给撵走。 之后经过一番探讨,由双方老人轮流在小院带铁蛋。 双方老人都觉得这个决定十分棒,因为他们觉得在小院生活,日子都有趣了。 即使每天帮着大孙子做糕点收拾小院的卫生,他们都觉得十分有意思。 每次轮流后,心里都还有些不得劲,默默责备宋正功,当初院子为什么不买大一点的,买这么小个院子! 宋正功和商寇华夫妻二人几乎隔两天就会来一次小院,见见父母,见见两儿子。 好在九十年代初,隔壁开杂货铺的一家决定出国,宋沛年顺利拿下隔壁的小院,两座院子打通,宋正功和商寇华相拥哭泣,小院终于有了他俩的容身之地。 然后两口子每次下班也不回家了,而是蹬着自行车就来到了小院。 时间来到九十年代中期,因为宋沛年对于味道的苛刻要求,他这些年一直没有增加新店,依旧守着那家店,时不时换一换店里糕点的品种,增加几样新品。 倒是商舅舅的火锅店一直都在扩张,现在已经在江城市开了五家连锁了,还在省内几个市都各开了好几家,明年计划辐射相邻的省份。 宋沛年每次都喜闻乐见,因为商舅舅摊子铺的越大,他这个躺着收钱的每年获利更多。 另外,这些年宋记点心铺也没有出礼盒了,但是一直在根据节气出一些糕点。 比如中秋的月饼、重阳的菊糕、清明的青团、芒种的荷花酥、大暑的荔枝冻、白露的龙眼糕... 每次推出的糕点都大受江城人民的喜欢,有些顾客还掐着日子天不亮就开始排队等待购买。 以至于还发展了黄牛业务,即使宋沛年限购了,同时采取各种法子抵制高价黄牛,但黄牛的法子依旧层出不穷,搞得他焦头烂额,完全应付不过来。 不断加量,每次节气糕点都做最大量,依旧有买不到的顾客。 更有甚者,直接在他回家的路上拦着他,当着他的面表示他做的糕点量太少了,每次都抢不到,下次能不能做多一点。 宋沛年只能苦笑‘卖惨’,顾客这才将他放过。 这些年,宋商两家人依旧喜欢在宋沛年的小院聚餐,尤其是碰到这种节假日。 又是一年中秋日,宋沛年准备了冰皮月饼和老式月饼邀请宋大伯一家人和商舅舅一家人来他小院赏月。 除了月饼,宋沛年还在所有人的帮助下准备了一桌佳肴。 他挺喜欢宋大伯和商舅舅的,一个在背地里给他撑腰,帮他解决了开店可能遇到的一切人为意外,一个尽心尽力帮他赚钱。 现在还没有高楼大厦,夜晚也没有那么多灯光,坐在小院就能看到那高悬的月亮。 圆圆的月亮就像是小学课本里描写的白玉盘,又大又亮又圆。 一家人一边吃着月饼,一边喝着刚炒制的新茶,一边看着天上高悬的月亮,时不时还聊几句最近听到的八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