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别到时候好心办了坏事,惹了百姓不满,可就得不偿失了。 暖阳这边准备建一个养殖基地,第一批搬到新镇子里的村民会优先录取为养殖基地的工人。 这个养殖基地就在岭北。 这里和小河沟村就像两个世界一样。 如果养殖基地真的能建起来,还希望当地政府大力发展绿色农业。 也就是说,沙漠变良田。 对于良田的要求不高,只要能种植小草就可以。 而且也很奇怪,这里的水草养殖的羊毛很细腻干净。 肉质也很鲜美。 不过是几天的时间,初步的意向就达成了,沙城的人可以说是满口答应顾明棠提出的条件。 毕竟这条件太优惠了。 随后就发布通知,顾明棠先期投入了二十万元。 作为建造房屋的一部分支援资金,然后和养殖基地的相关配套搞基建建设。 顾明棠从暖阳毛纺厂摇来了几个人,还有渠临市养殖基地的技术骨干。 一开始小河沟村的人倒没有多惧怕,只是不大高兴赚钱的买卖这么一锤子就没了。 要知道这钱多好赚呢。 包装袋现成的,别管石子和树枝,只要是装进去,用刘二娃给的封口机封好口,一个就给一分钱。 有的时候一天能赚好几块钱呢。 然后他们对于什么假冒的其实也不大清楚。 上面说啥就是啥。 但是这个通知来的时候大家伙却都明白了,村长想起顾明棠临走时跟他说的那些话。 故土是难离,可是要看什么样的故土。 关于村里的孩子,她看了一下,五岁左右的差不多有几十个,难道还让这些孩子们在这样贫瘠的山村里长大吗? 不能总靠政府喂你饭吃,自己也要有谋生的本事,可是却又不得不承认,这样荒芜的地方不大好谋生。 现在几方牵头,还要搞什么故土难临的一套,那纯粹就是心甘情愿过苦日子,这样的人就让他这里待着吧。 这个并不强迫,实行的是自愿原则。 但是这些人一听说养殖基地要大量招工,就全都动心了。 工人呢,哪怕现在是80年代末期,工人对他们来讲也具有一定的诱惑力。 再说了,不一定非要是铁饭碗的工人,现在出去打工的也是越来越多,农民工也逐渐叫开。 对于工人二字,小河沟村人的理解就是一个能开工资有吃饭的地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