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信的内容断续,有些地方因为水渍、霉斑或者破损而缺失,但结合已知信息,他们大致拼凑出了事情的轮廓: 韩家当时在泉城是有名的大家族,老爷子更是富甲一方,家教甚严,期望子弟能报效国家。抗战爆发后,长子韩敬业,信中称大哥,原本加入了G军,投身抗日。次子韩敬北,就是写这封信的人,则深受进步思想影响,秘密加入了我党,在鲁地领导抗日活动;三子韩敬华、四子韩敬中年纪尚小,留在家中。 然而,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脆弱,往往超出预料。 信中痛心疾首地提到,大哥韩敬业“受兰机关奸佞蛊惑,意志不坚,竟至堕落,甘为鹰犬,背弃家国!” 兰机关,这个主要负责策反国民党中层军官的日特组织,成功地将韩敬业拉下了水,使其成为了可耻的汉奸。 韩老爷子在老家得知长子叛变的消息后,勃然大怒,视之为家族奇耻大辱。他严令次子韩敬北,并让三儿子韩敬华带着韩家的护卫队,潜入已被日军控制的泉城,寻找大哥韩敬业。 信中提到,韩老爷子当时的意思是:“务必将逆子敬业擒回故里,于宗祠前正家法,以儆效尤!” 韩敬北带着自己的三弟,和一部分人马,秘密潜入泉城。就在他们设法寻找大哥踪迹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情报如同巨石投入湖面——一批数量不详、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因为战乱转移,途径泉城附近时被日军盯上。 各方势力闻风而动,都想将这批国宝据为己有。韩敬北在信中这样写道:“国宝危殆,岂容倭寇觊觎?吾辈虽力薄,亦当奋力一搏!” 一场在暗处进行的激烈争夺就此展开,韩家兄弟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灵活的战术,竟然在几方势力的夹缝中,“侥幸得手,截获重器!” 成功地将这批国宝抢到了手中。 但喜悦是短暂的,巨大的麻烦随之而来。 第(2/3)页